要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必须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规律,采取三级预防策略和措施。
一、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它是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1.改善环境措施
(1)保护生活环境 主要是运用卫生监督的措施,保护空气、水、食物和土壤免受污染,控制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病因子对人体的危害。
(2)改善生产环境 采取改革工艺过程,改善劳动条件和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净生产环境,防止职业病、职业性多发病和外伤等职业危害的发生。
2.增进人体健康的措施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通过健康教育,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2)预防接种 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做好婚前检查,实行优生优育。
二、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争取较好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可防止疾病的恶化或传染病的蔓延流行。
第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包括疾病的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设立疾病专门防治机构,建立传染病、职业病报告制度以及疾病监测制度等。
产前检查早期诊断遗传病,进而终止妊娠、预防遗传病儿出生,也属二级预防措施。
三、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对已患病病人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防止疾病恶化,防止病残,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三级预防在疾病防制过程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类型疾病三级预防的策略和措施应有所区别和侧重。对病因明确、特别是病变不可逆的疾病,一定要尽力采取以第一级预防为主,如矽肺;对病因尚不够明确的疾病,要重点做好第二级预防,如癌症;对已患病的中晚期病人,也要尽力做好第三级预防,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