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贲门痉挛-放射诊断学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因发现其食管下段肠肌丛(奥氏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变性和数量减少,多认 |
|
贲门痉挛-放射诊断学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因发现其食管下段肠肌丛(奥氏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变性和数量减少,多认 |
|
-
结核病化疗方法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6 |
化疗方法
1.“标准”化疗与短程化疗 过去常规采用12~18个月疗法,称“标准”化疗,但因疗程过长,许多患者不能完成,疗效受到限制。自利福平问世后,与其他药物联用,发现6~9个月疗法(短程化疗)与标准化疗效果相同,故目前广泛采用短程化疗,但该方案中要求必须包括两种杀菌药物,异烟肼及利福平,具有较强杀菌(对A菌群)及灭菌(对B、C菌群)效果。
2.间歇用药、两阶段用药 实验表明,结核菌与药物接触数小时后,常延缓数天生长。因此,有规律地每周用药3次(间歇用药),能达到与每天用药同样的效果。在开始化疗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以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其效果与每日用药基本相同,有利于监督用药,保证完成全程化疗。使用每周3次用药的间歇疗法时,仍应联合用药,每次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剂量可适当加大;但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乙硫异烟胺等不良反应较多,每次用药剂量不宜增加(表一)。
表一 常用抗结核药物成人剂量和主要不良反应
药名 |
缩写 |
每日剂量(g) |
间歇疗法一日一(g) |
制菌作用机制 |
主要不良反应 |
异烟肼 |
H,INH |
0.3 |
0.6~0.8 |
DNA合成 |
周围神经炎、偶有肝功能损害 |
利福平 |
R,RFP |
0.45~0.6* |
0.6~0.9 |
mRNA合成 |
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 |
链霉素 |
S,SM |
0.75~1.0△ |
0.75~1.0 |
蛋白合成 |
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
吡嗪酰胺 |
Z,PZA |
1.5~2.0 |
2~3 |
吡嗪酸抑菌 |
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关节痛 |
乙胺丁醇 |
E,EMB |
0.75~1.0** |
1.5~2.0 |
RNA合成 |
视神经炎 |
对氨基水杨酸钠 |
P,PAS |
8~12*** |
10~12 |
中间代谢 |
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 |
丙硫异烟胺 |
1321Th |
0.5~0.75 |
0.5~1.0 |
蛋白合成 |
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 |
卡那霉素 |
K,KM |
0.75~1.0△ |
0.75~1.0 |
蛋白合成 |
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
卷曲霉素 |
Cp,CPM |
0.75~1.0△ |
0.75~1.0 |
蛋白合成 |
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
注:* 体重<50kg用0.45,≥50kg用0.6;S、Z、Th用量亦按体重调节;* *前2个月25mg/kg,其后减至15mg/kg;* * *每日分2次服用(其它药均为每日一次);△老年人每次0.75g.
3.督导用药 抗结核用药至少半年,偶需长达一年半,患者常难以坚持。医护人员按时督促用药,加强访视,取得患者合作尤为必要。强化阶段每日一次用药,即可形成高峰血药浓度,较每日分次用药疗效尤佳,且方便患者,提高患者坚持用药率及完成全程。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上一个文章: 结核病化疗原则
- 下一个文章: 抗结核药物
|
没有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