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较严重。我国31个省(包括台湾)、市、自治区均发现钩端螺旋体病。尤以西南和南方各省多见。
(一)传染源
鼠和猪是二个主要传染源。它们的带菌率、带菌的菌群分布和传染作用等方面因地而异。国内的鼠类中,黑线姬鼠、黄毛鼠和黄胸鼠等带菌率较高,所带菌群亦多。家畜中猪作为宿主动物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猪携带的菌群与人的流行菌群完全一致,且具备主要传染源的各项条件:①分布广、数量多;②与人接触密切,猪尿能污染居民点内各种水源;③带菌率高,排菌时间长(370天以上);④尿量大,尿内钩体数量多;⑤猪圈一般多潮湿多水,泥土和积水内存在大量钩体。此外,犬、牛等也是重要的传染源。近年来用血清学检查的方法说明,蛇、鸡、鸭、鹅、蛙、兔等动物有可能是钩体的储存宿主。
钩体病患者的尿有时排菌达半年左右,因尿为酸性,多不适宜钩体的生长。另外隐性感染可成为健康带菌者,但因排菌率不高、排菌不规则,所以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被忽略。但在越南,有一次钩体病的暴发流行,追溯其传染源可能为人。因为66例恢复期病人中有12.1%排菌(尿pH6.2~7.2),带菌者随地排尿,污染地面水,因而人可能被感染钩体。
(二)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钩体可在野生动物体内长期存在,它可以传染给家畜,通过家畜再传染给人;又可通过家畜传染给野生动物再传染给人。如此长期循环不止。鼠和猪的带菌尿液污染外在环境(水和土壤等),人群经常接触疫水和土壤,钩体经破损皮肤侵入机体。与疫水等接触时间愈长,次数愈多,外在环境如土壤等偏碱,气温22℃以上,钩体容易生长,因而获得感染的机会更多。
2.经鼻腔粘膜或消化道粘膜传播:通过粘膜,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系统的粘膜,都是钩体容易侵入的途径。当喝大量水后胃液被稀释,吃了被鼠和猪的带菌尿液污染的食品或未经加热处理的食物后,钩体容易经消化道粘膜入侵体内。
3.其他 从羊水、胎盘、脐血、乳汁及流产儿的肝肾组织中都能分离出钩体,说明可通过哺乳及先天性感染而发病。但经病人菌尿而受染者机会极少。吸血节肢动物如蜱、螨等通过吸血传播也有可能。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钩端螺旋体病普遍易感,常与疫水接触者多为农民、渔民、下水道工人、屠宰工人及饲养员,因而从事农业、渔业劳动者发病率较高。从外地进入疫区的人员,由于缺乏免疫力,往往比本地人易感。病后可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在气温较高地区、屠宰场、矿区等,终年可见散发病例。
(四)流行特征
1.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农民(从事牧、渔业劳动者发病率亦高),农村儿童并非少见,年龄分布以10~39岁为最多,男性占80%以上。
2.好发季节为7~9月,8、9月达高峰,因而有“打谷黄”、“稻瘟病”之称。
3.流行形式 根据我国钩体病的流行特点,大致可分四个主要流行;①雨水型:降雨连绵之时,村庄内外积水,带菌动物的粪尿外溢,污染环境;②稻田型:鼠类是稻田型流行的主要传染源,鼠在稻田中偷吃稻谷,排尿于田中,农民接触疫水而感染;③洪水型:当洪水泛滥,有钩体存在的畜舍、厕所等被冲溢,使水被污染。多呈暴发流行,猪为主要传染源;④散发型:因钩体带菌动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故很多场所可被污染。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可因接触污物而得病。一般无明确之接触虫,临床表现复杂,经常被误诊。
4.外来人员易感性强。从外地进入流行区的人群,由于缺乏免疫力,往往比本地人容易得病。因钩体菌型众多,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性,但可发生第2次感染。(医学教育网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