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贲门痉挛-放射诊断学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因发现其食管下段肠肌丛(奥氏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变性和数量减少,多认 |
|
贲门痉挛-放射诊断学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因发现其食管下段肠肌丛(奥氏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变性和数量减少,多认 |
|
-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在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6 |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血清总蛋白(TP)是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G)的总和。双缩脲比色法是目前推荐检测TP的定量方法,显色强度受蛋白质种类影响较小。
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20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TP的40%~60%。白蛋白是血浆中重要的运输蛋白。许多非水溶性的物质易与白蛋白结合后被运输,如:胆红素、长链脂肪酸、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药物等。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缓冲血液酸碱的能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也能反映肝损伤的程度、疗效的观察及预后的判断。血清白蛋白的定量常采用溴甲酚绿法,也有采用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的散射比浊法或透射比浊法。后一种方法特异性较强,但试验成本高于前一种方法。从TP中减白蛋白量,即为球蛋白含量。
参考值:血清总蛋白:60~82g/L
白蛋白:35~52g/L,球蛋白:20~30g/L,A/G l.0~2.0:1
临床意义:①急性肝脏损伤早期或局灶性肝脏损伤等轻度肝损害时,自蛋白(A)可正常或轻度下降、球蛋白(G)可轻度升高、TP和A/G均可正常。亚急性重症肝炎早期多数TP为明显下降,而γ-球蛋白增加;晚期发生肝坏死,TP明显下降。②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实质细胞受损,常见白蛋白减少和球蛋白(主要是γ球蛋白)增加,A/G比值下降。随病情加重而出现A/G比值倒置,此时提示肝功能严重损害。白蛋白持续下降者多预后不良;治疗后白蛋白上升,说明治疗有效;白蛋白减少到30g/L以下,易产生腹水。③肝外疾病:总蛋白或白蛋白减少可见于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蛋白质分解过盛,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蛋白质摄入不足,如慢性营养障碍等。球蛋白增加:可见于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γ球蛋白单克隆增生,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感染,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等。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上一个文章: 血清蛋白电泳在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 下一个文章: 血氨测定
|
没有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