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贲门痉挛-放射诊断学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因发现其食管下段肠肌丛(奥氏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变性和数量减少,多认 |
|
贲门痉挛-放射诊断学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因发现其食管下段肠肌丛(奥氏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变性和数量减少,多认 |
|
-
甲吡酮兴奋试验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6 |
「参考值」
正常人静脉滴注甲吡酮(30mg/kg,加于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4h),当日或次日尿17-羟皮质类固醇较对照日增高2~3倍(至少增加6~7mg),而血浆皮质醇下降接近“0”。口服法,尿17-羟皮质类固醇增加较静脉法更明显。
甲吡酮(即双吡啶异丙酮)试验是测定垂体分泌ACTH储备功能的一种方法。甲吡酮有抑制11-β-羟化酶的作用,因此应用该药后,血浆皮质醇含量减少(皮质酮含量亦减少),导致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CRF)增多,后者又促使垂体分泌ACTH增多;同时血浆11-脱氧皮质酮和11-脱氧皮质醇含量亦增高。因ACTH测定复杂,所以一般多以测定尿17-羟或17-酮来间接了解ACTH的多少。11-脱氧皮质醇包括在尿17-羟和17-酮测定中,故应用甲吡酮后,血中ACTH分泌增加,11-脱氧皮质醇增多,均表现为尿17-羟和17-生酮增高。
「临床意义」
服药或静脉滴注后尿17-OHCS排量不升高,提示下丘脑分泌CRF功能障碍或垂体分泌ACTH功能障碍。
如对照日尿17-OHCS或17-KGS排量高于正常,而做甲吡酮试验时升高不明显或不升高则提示:垂体可能有分泌ACTH的肿瘤,由于肿瘤持续分泌大量ACTH,肾上腺已接受了强大、持久的ACTH刺激,因而没有反应,某些肾上腺肿瘤不受ACTH控制。
皮质醇增多症患者尿17-OHCS排量不被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抑制,而对甲吡酮有反应,提示其病变为增生性。如患者对ACTH有反应,而对甲吡酮无反应,提示为肾上腺皮质腺瘤。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上一个文章: 去甲肾上腺素
- 下一个文章: 17-酮类固醇
|
没有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