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贲门痉挛-放射诊断学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因发现其食管下段肠肌丛(奥氏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变性和数量减少,多认 |
|
贲门痉挛-放射诊断学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因发现其食管下段肠肌丛(奥氏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变性和数量减少,多认 |
|
-
性连锁鱼磷病的基因诊断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6 |
「临床意义」
该病为最常见的性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的一种,仅男性受累,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5,000。其发病的生化机理为体内类固醇硫酸酯酶(SteroidSulfatase,STS)活性缺乏。STS基因定位在Xp22.3,其大小为140kp,内含10个外显子,其全长的cNDA分子已被克隆分离到。大部分该病患者基因组内STS基因表现为全长的基因丢失,小部分表现为STS基因的部分缺失。国外报道缺失率高达88%,国内初步研究结果为71.4%。
在PCR检测缺失型STS基因的试验中,除STS基因5'和3'端的两对引物外,还需增加与STS基因扩增区域无关的另外一对引物作为阳性内对照,以防假阴性的出现。
用PCR技术未见寻常型鱼鳞病人体内STS基因有缺失型突变,这为临床对导致型与性连锁型鱼鳞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STS基因的全长丢失可能累及Xp22.3区域STS基因邻近的其它位点,从而导致“邻接基因综合征”(ContiguousGeneSyndrome)。因而扩大STS基因PCR扩增范围可筛选和检测出导致邻接综合征的包括STS基因在内的多个邻近位点的基因缺失。
目前,临床上对性连锁鱼鳞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对症状、体症严重的患病家系可在PCR检测到STS基因缺失的基础上,对该系女性杂合子实施产前基因诊断,可望阻断其传递。另外可通过DNA基因重组技术把外源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使基稳定地存在于受体细胞中,并能按孟德尔遗传方式传递,且能正常表达。随着基因转移技术在体外实验的成功应用,可望对已出生的性连锁鱼鳞病患者进行基因治疗。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上一个文章: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诊断
- 下一个文章: 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的基因诊断
|
没有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