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曾居住或到过猪带绦虫流行病区,出现癫痫、脑膜炎或颅内压增高表现,皮下软组织囊包或粪便中发现虫卵,血清囊虫抗体试验、皮下结节囊虫活检和头部CT、MRI检查帮助鉴别。
鉴别诊断
1.颅内转移肿瘤可有癫痫发作、头痛、呕吐、精神异常等,容易与脑囊虫病混淆,但老年人发病率高,头部CT、MRI可见单个或多个较大病灶,灶周有明显水肿。
2.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有头痛、头晕、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但CT检查硬膜下有月牙形高密度或等密度病灶。
3.原发性癫痫原发性癫痫的发病年龄较小,发作形式多类似,CT、MRI免疫学检查无特异性改变。
4.脑动脉硬化或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表现为3、轻度头痛、失眠、多梦、肢体无力、轻瘫等,多有高血压病史,症状呈阶梯式进展,头部CT皮质下可见低密度小病灶,对造影剂无强化。
5.各种脑膜炎如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很容易与囊虫所致的脑膜炎混淆,囊虫免疫学、头部CT、MRI检查可排除。
治疗
一、囊虫病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1.吡喹酮:系一种广谱的抗蠕虫药物,对囊虫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常用的剂量为120mg/kg,分6天(每天三次)口服。服药物囊虫可出现肿胀、变性及坏死,导致囊虫周围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及过敏反应,有的患者还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脑水肿,脑脊液压力与细胞数增高,严重者甚至发生颅内压增高危象。
2.丙硫咪唑,亦系广谱抗蠕虫药物。常用剂量为每日15-20mg/kg,连服10天。常见的毒副反应有皮肤搔痒、荨麻疹、头昏、发热、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
3.甲苯咪唑:常用的剂量为100mg,3次/d,连续三天,常见的毒副反应有腹痛、腹泻、皮肤搔痒和头痛等。
为了减免抗囊虫治疗过程中在体内大量死亡所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如吡喹酮先从100mg,3次/d起用,如无不良反应,每次递增100mg,直至达到治疗剂量时再持续用6天后停用。在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后应及时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治疗,还应酌情并用类固醇激素等。如发生严重颅内增高,除及时停用抗囊虫药物及脱水、抗过敏处理外,还可应用颞肌下减压术,以防止颅内压增高危象。
二、手术治疗:确诊为脑室型者应手术治疗。其次,对颅内压持续增高,神经体征及CT证实病灶甚局限的患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驱绦虫治疗:对肠道仍有绦虫寄生者,为防止自身再次感染,应行驱绦虫治疗。常用的药物为灭绦灵(氯硝柳胺),2克,嚼碎后一次吞服,服药后3-4小时应予泻药一次以排出节片及虫卵。
预后
病人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临床症状大多可缓解或改善,能够与正常人一样,生活自理没有问题。脑膜型患者的病死率达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