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生殖器结核是全身结核的一个局部表现,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结核如肺结核。
二、传染途径
以血行传播最多见,上行感染者被认为罕见。青春期正值生殖器发育,血供丰富,结核菌易借血行传播,使生殖器受累,多数患者在日后发现生殖器结核时,原发病灶已痊愈。
三、病理
1.输卵管结核:约占女性生殖器结核的85%~95%,多为双侧性,外观可有不同的表现:少数在其浆膜面可见粟粒结节,有时盆腔腹膜、肠管表面及卵巢表面也布满类似结节,或并发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有的输卵管增粗肥大,其伞端外翻如烟斗嘴状,管腔内有时露出干酪样物质,有时伞端封闭,管腔内充满干酪样物质;有的输卵管增粗,管壁内有结核结节;有的输卵管僵直变粗,峡部有多个结节隆起。在输卵管管腔内见到干酪样物质。
2.子宫内膜结核:常由输卵管结核蔓延而来。早期由于子宫内膜炎症,充血水肿明显,月经量过多;晚期由于子宫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最后代以瘢痕组织,可使宫腔粘连变形、缩小,会使月经量过少。
3.宫颈结核:较少见,常由子宫内膜结核蔓延而来或经淋巴或血循环传播而至。病变可表现为乳头状增生成为溃疡,此时外观不易与宫颈癌区别。
4.卵巢结核:亦由输卵管结核蔓延而来,通常仅有卵巢周围炎,侵犯卵巢深层较少见。但由血循环传播的感染,则可在卵巢深部形成结节及干酪样坏死性脓肿。
5.盆腔腹膜结核:盆腔腹膜结核多合并输卵管结核。分两型,渗出型腹膜炎以渗出为主,在腹膜上散在无数大小不等的灰黄色结节,渗出物为浆液性草黄色澄清液体,积聚于盆腔,有时因粘连可形成多个包裹性囊肿;粘连型腹膜炎以粘连为主,特点为腹膜增厚,与邻近脏器之间发生紧密粘连,粘连间的组织常发生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瘘管。
四、临床特点
1.月经失调:早期可有月经过多,晚期可出现月经稀少或闭经。
2.下腹坠痛:由盆腔炎症和粘连引起,经期腹痛加重。
3.全身症状:若为活动期,可有结核病的一般症状,如发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有时仅有经期发热。
4.不孕:由于输卵管管腔阻塞、输卵管周围粘连及粘膜纤毛被破坏,输卵管僵硬、蠕动受限,丧失其运输功能,可引起不孕。在原发性不孕患者中生殖器结核常为主要原因之一。
五、诊断
1.全身及妇科检查:较多患者因不孕行诊断性刮宫才发现患有子宫内膜结核,而无明显体征和其他自觉症状。较严重患者若有腹膜结核,检查时腹部有柔韧感或腹水征阳性,形成包裹性积液时,可触及囊性肿块,边界不清,不活动,表面因有肠管粘连,叩诊为鼓音。子宫活动亦受限。若附件受累,在子宫两侧可触及大小不等及形状不规则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平、呈结节或乳头状突起。
2.辅助诊断方法
(1)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于经前一周或月经来潮12小时内作刮宫术。注意刮取子宫两角部内膜送病检,如找到典型结核结节即可确诊。
(2)X线检查:①胸部及腹部X线拍片;②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见输卵管有典型串珠状或僵直改变;子宫腔边缘呈锯齿状等。③在子宫、卵巢及盆淋巴处可见钙化灶……
(3)腹腔镜检查:可在腹腔镜下见到典型的输卵管串珠样改变、输卵管僵直变粗,峡部有多个结节隆起。少数病例在输卵管管腔口见到干酪样物质。另盆腹腔可粘连,应取腹腔液作结核菌培养或在病变处作活检。
(4)结核菌培养:急性活动期细菌培养阳性率可略高。
3.鉴别诊断:应与非特异性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宫颈癌作鉴别。
六、治疗
1.支持疗法:急性患者至少休息3个月,慢性患者可从事部分工作与学习,但应加强营养,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炼。
2.抗结核药物治疗:该项治疗的有效率为90%。
(1)药物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采用的药物:利福平,每日450~600mg,饭前1小时空腹顿服便于吸收;异烟肼,口服300mg,顿服;链霉素,肌肉注射,0.75g,每日一次;乙胺丁醇,每日0.75~1g;吡嗪酰胺,每次0.5g,一日三次。联合应用可将疗程缩短为6~9个月。
(2)治疗方案:①利福平、异烟肼联合应用9个月;②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三种药联合应用6个月;③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或吡嗪酰胺三种药联合应用2个月后,再每周2次用药,利福平、异烟肼共6个月,以上方案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3.手术治疗:以下情况可选用手术治疗:①盆腔肿块用药物治疗后缩小,但未能完全消退者;②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又有反复发作者;③子宫内膜结核药物治疗无效者术前、术后2个月均应使用抗结核药,以达彻底治愈。手术以子宫全切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为主,如患者年轻,应保留健侧卵巢,仅切除输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