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脑囊虫病(cerebral cysticercosis)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50%-70%的囊虫病累及脑。也可寄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以皮下、肌肉、眼、口腔多见,肺、心脏、骨骼少见。
流行病学 本病在墨西哥、中南美、非洲西部和南部、印度、中国和东南亚常见。在我国以东北、华北地区多见,西北地区及云南省次之,长江以南少见。好发于青壮年,14-50岁发病占80%,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5:1.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人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和终末宿主。其感染方式有:①内在自身感染:患有绦虫的病人,由于呕吐或肠道逆蠕动,使绦虫妊娠节片回流至胃内,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逸出六钩蚴,钻过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与淋巴循环而输送至全身和脑,发育成囊虫蚴。②外在自身感染:绦虫病人的手部沾染虫卵,污染食物,经口而感染。③外来感染:病人自身并无绦虫寄生,因摄入附有虫卵的蔬菜或瓜果后而感染。
病理改变 典型包囊有薄壁包膜或多个囊腔,为5-10mm.儿童常见数百个囊尾蚴组成的粟粒样包囊,脑膜包囊使CSF淋巴细胞增多,脑实质包囊内蚴虫很少引起炎症,通常在感染数年内蚴虫死亡时出现明显炎症反应,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由于囊虫侵入颅内的数目、部位不同,以及囊虫的发育过程和死亡不一,因此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病情波动。少数病例由于大量囊虫进入脑内,发病急骤,出现明显的精神和神经障碍,甚至迅速死亡。一般而言本病神经损害取决于囊虫数目和位置所致的机械效应及囊虫引起的炎性和中毒反应。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局灶神经体征、癫痫、精神障碍等。按临床特点可分下列类型:
①脑实质型:
由一次大量感染后引起弥漫性脑水肿,反应性炎症变化等。临床表现有精神异常、全身性癫痫、瘫痪、失语、感觉障碍、脑膜刺激征、共济失调和昏迷等症状,不能以脑的局灶损害解释。
②蛛网膜或脑膜型:
脑膜包囊破裂或死亡引起头痛,交通性脑积水和脑膜炎等;基底池内包囊转化为葡萄状后不断扩大,引起梗阻性脑积水;累及蛛网膜下腔出现蛛网膜下腔梗阻和炎症。
③脑室型:
第三、四脑室内包囊阻塞脑脊液循环,引起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内包囊移动产生球状活瓣作用,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癫痫、强迫头位、意识丧失、跌倒、瘫痪和感觉障碍等。
④脊髓型:
囊虫侵入椎管,产生脊髓压迫征,如病变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和大小便障碍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脑脊液检查正常或有白细胞计数增多,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12~60%病人),蛋白含量增高,糖含量正常或稍降低。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可高达30%。大便中可找到绦虫卵或成虫节片。
2、头部CT平扫显示包囊为小透亮区,CT扫描、MRI可见对比剂强化的占位性病变伴周围水肿,单个或多个脑实质钙化,以及脑积水和阻塞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