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因素及控制
外科的无菌操作是预防中最重要的环节。操作时应尽可能减少组织损伤,及时清除坏死组织、血块和渗出物。术者的熟练程度也很关键。改进手术方式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也有利于外科感染的控制,如仔细操作,细致分离,清除异物、血肿和无生机的组织,引流渗血、渗液和脓液等。此外还应重视围手术的各个环节,如滤过空气、层流系统装置、减少手术室参观人员等优化手术室环境的措施;手术器械和敷料的处理;按常规洗手和戴手套;病人术前洗澡、备皮和术野的处理;备皮方法的改进;以及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及机体条件等。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外科感染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急诊手术的感染率要远大于择期手术。
近年外科感染治疗的进展之一,是外科医师在充分重视手术干预(引流)和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感染,力图从改善机体状况着手迎接感染的挑战。例如以“免疫调理”的手段降低感染的易感性;以“代谢调理”的手段,如使用环氧酶抑制剂减轻发热和炎症抑制分解代谢;应用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加强维护肠道屏障的措施以控制肠道内毒素和细菌易位等,国内都已在临床上开始了有益的尝试,虽然离成熟还相距甚远,却是一条有希望的出路。微创技术的发展也为抗感染治疗增添了新的手段。经内镜置入鼻胆管,内镜下行Oddi括约肌切开,经皮经肝胆道置管或安放支架,都能立即缓解梗阻性胆道感染,使患者得以渡过难关,以便尔后在较好状态下接受决定性手术治疗。B超或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使许多膈下脓肿等深在化脓性病灶病人免于手术。[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应用抗生素分预防性和治疗性用药。预防性用药,指患者未发生感染,在围手术期,特别是在手术前,用抗生素预防或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抗生素对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作用无可置疑,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一般的I类即清洁切口,应注意严格的无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预防应用抗生素主要适用于II类即沾染伤口及部分污染较轻的III类伤口。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III类切口及IV类切口手术,应在手术前即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及术后继续应用,不列为预防性应用。
对沾染或污染性手术,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是必要的。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是杀灭或抑制手术区来自空气、环境及患者自身的污染细菌。手术结束切口缝合,手术区污染即停止。因此预防性抗生素的作用也仅仅限于这段时间。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必须要在整个手术阶段内使手术区域组织内的抗生素浓度超过可能造成感染的细菌的90%最低抑菌浓度(MIC90),因而术前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应在手术开始前20~30分钟进行,即在手术麻醉诱导期给药较为合适,可提供手术时组织内有效药物浓度。如所选用抗生素半衰期较短或手术时间长,则应在术中或术后追加一次给药;如术中失血多,则人体血液及组织的抗生素浓度下降,亦需考虑追加用药。手术后才给予抗生素不能起到预防的目的。手术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如3~6天或更长,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这一观点在国际上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但目前国内对围手术期的抗生素使用时机、对不同手术部位的抗生素的选择、以及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时限等方面还有许多误区和争论,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总结。
抗生素的治疗性应用的适应证为:已有严重污染的Ⅲ类及Ⅳ类切口手术(如开放性创伤或消化道穿孔等)。另外对那些具有高度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人,如高龄、糖尿病、肝硬化、乳糜腹水、过度肥胖或消瘦、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均应在术前即按经验加大治疗性用药剂量,直到术后或获得培养结果再转为目标性治疗。这种对重症感染病人的经验治疗要按大剂量、广覆盖的原则,即治疗伊始就选用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迅速控制外科手术部分感染的最常见菌群,以阻止病情恶化,并及时转变为目标治疗。
上述的抗生素应用策略,近年来在国外防治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中,尤其是对于SICU病房内外科感染的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把经验治疗与目标治疗有机结合,称之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antimicrobial de-escalation therapy)。有文章指出,在高危感染的治疗中,抗生素起始量不足,带来了病死率和并发症显著增加。初期的广泛覆盖、有力控制后,并适时调整有针对性的用药,既提高了治愈率,降低耐药性,又缩短了住院时间和减轻经济负担,这一原则日益得到广泛认同。
必须清楚的是,对于外科感染,抗生素仅仅是手术和有效引流等的辅助措施。使用抗生素的目的是限制引流后残余的感染,预防切口感染和降低感染对宿主的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