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显示,仅有不到12%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两年左右后可以停药,其他约90%的病人则需长期服药。而在我国,有60%以上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非专业性停药,也就是自行停药换药。6月21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在会上指出,要提高乙肝患者依从性,必须综合考虑临床疗效、耐受性、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优化治疗方案。
依从性决定治疗成败
乙肝抗病毒治疗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控制疾病进展,治疗的首选目标已转为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万谟彬说,乙肝病毒每天都在患者体内高速复制,要抑制病毒复制,需要血液中药物的浓度保持在一定水平。
因此,医生的治疗方案对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都有具体要求,要求患者每天按时、按量服药,同时按时复诊。发现病毒反弹,要及时找医生咨询,而不要自作主张随意停药换药。可以说,在与乙肝病毒的持久战中,患者的配合程度对治疗效果至少起到了1/3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治疗的成败。
乙肝治疗中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主要表现在对用药剂量、次数、服用时间以及检测等遵照医嘱的程度。调查显示,在我国,高达40%的病毒学突破可能与耐药无关,而与患者依从性差相关。
需要长期管理和随访
万谟彬说,依从性差除了会导致治疗效果不好,病情反复,使疾病向肝硬化、肝癌方向发展外,还会使患者经济负担加重;乙肝病毒变异,有可能导致新型耐药病毒出现,更严重的是,随意停药还有可能发生肝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乙肝患者的依从性差在全球都具有普遍性。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对患者的教育;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社会、经济因素;医疗体制、药物报销及就医难易程度等。
万谟彬认为,在这些因素中,受教育程度、迷信偏方、经济条件因素在我国患者中起到的作用更为突出。
万谟彬说,乙肝治疗的时间长短应根据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以及最终达到的标准来确定,因此,整个治疗过程都需要长期的管理和随访。
治疗应考虑患者经济情况
会上,依据自己关于乙肝优化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表示,口服抗病毒治疗在选择药物时应结合乙肝患者的病情、经济承受能力等情况综合考虑。
侯金林说,根据患者的经济等情况,医生可以选择从单药或联合治疗开始,如果选择单药开始,发现疗效不佳,应及早干预,加用无交叉耐药位点的药物或换用无交叉耐药位点的强效药物,而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侯金林指出,治疗开始后24周监测对后续治疗指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给患者一个明确的监测时间点,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信心。同时,医生必须重视定期监测,优化治疗方案,及时调整用药管理。
健康报